謹以此文獻給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晉中日報 2021-01-19 07:59:27在時代長河里乘風破浪
記者 張志麗
開欄語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回望百年歷程,晉中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無論是在烽火連天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艱苦奮斗的新中國建設初期,或是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期,亦或是邁入充滿希望的新時代,披荊斬棘、銳意進取,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譜寫了壯麗輝煌的歷史篇章。從今天起,本報將開設《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專欄,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傳承黨的紅色基因,弘揚黨的優良傳統,激勵晉中兒女在新征程中乘風破浪、奮力前行。
在時代長河里乘風破浪
——謹以此文獻給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一)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
時光回溯,回到我們出發的起點——1921年7月。
民族危亡之際,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傳出巨人的竭力吶喊,亮出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
這火種,穿越長江長城黃山黃河,撒落在晉商故里的沃土上。
1925年1月,太谷銘賢學校學生張惟琛,赴北京參加革命活動并加入中國共產黨,回校后積極開展建黨工作,成為晉中第一個共產黨員和早期黨組織的創建者。
同年6月,中共太谷銘賢學校小組建立。這是晉中的第一個共產黨組織。雖然這時的黨組織僅有3名黨員,但她卻是晉中平川各縣進步青年知識分子經過“五四”運動啟蒙、“五卅”運動錘煉、率先覺醒的革命先鋒。
(二)
星星之火,終將燎原。
彼時的晉中,隨著近代工商業的興起和發展,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工人階級隊伍日益成長壯大。
1926年 6月,以晉華紗廠黨團組織為主體建立的中共榆次地方執行委員會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榆次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為晉中歷史上第一個地級黨組織。
晉中黨組織甫一建立,立即領導人民掀起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高潮。7月16日,晉華紗廠千余工人大罷工,斗爭持續40天,成為山西工運史上持續時間最長、規模較大、影響深遠的一次政治大罷工。這一“真正的群眾斗爭”,不僅使榆次黨的組織和工人隊伍經受了鍛煉,而且對全省的革命斗爭產生了重要影響。
100年間,晉中黨組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歷了無數的血雨腥風和艱難曲折。尤其建黨初期,在國民黨的血腥鎮壓下,黨組織被反復破壞,又艱難恢復,再破壞,再恢復。巨大困難面前,晉中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頑強不屈,前仆后繼,堅持斗爭,秘密蓄積革命的有生力量。
(三)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地處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三大抗日根據地最前沿和接合部的晉中,是中央北方局、八路軍總部組織領導華北敵后抗戰的指揮中樞。
1937年11月11日,八路軍總部在和順石拐召開高級干部會議。“石拐會議”不僅向世人宣布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而且點燃了全民抗日烽火,從此拉開了抗日游擊戰的序幕。
八年抗戰,太行老區革命根據地組建抗日政權、成立地方武裝、建立救亡團體,作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晉中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仇敵愾、英勇奮戰,“父送子,妻送郎,母親送兒打東洋,兄弟爭相上戰場”,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斗爭。以石拐會議、百團大戰、西峪慘案、左權將軍等事件和人物為代表的抗戰歷史, 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偉業,鑄就了“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艱苦奮斗,萬眾一心、敢于勝利,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太行精神。
1948年6月,徐向前指揮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展開晉中戰役,解放了14座縣城,摧垮了閻錫山在晉中的統治,迎來了晉中全境的解放。
(四)
晉中戰役的勝利,標志著舊政權在晉中的徹底瓦解,新生的人民政權隨之誕生。1949年9月,中共榆次地委、榆次專署正式成立。
自此,一個獨立的地級行政區誕生。中共榆次地委領導人民進入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新的歷史階段。
到1956年,基本完成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歷史任務。國民經濟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當年社會總產值較1949年增長200%以上,工業總產值翻兩番;城鄉勞動人民初步過上世代向往的有事做、有飯吃的安居樂業生活。
1958年,中共榆次地委改名為中共晉中地委,領導晉中人民掀起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奮力戰勝接二連三的自然災害,迅速扭轉經濟建設的困難局面,大力發展生產力,改造自然條件,涌現出昔陽大寨等一批全國農業先進典型,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大寨精神。
(五)
東方風來滿眼春。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黨實現了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折。
從此,太行之巔、汾河谷地,生機勃勃萬象更新,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展開了歷史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到晉中地區建制撤銷的1999年底,社會生產力水平較50年前有了顛覆性的提高,人民生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帶動出現了一批種植、養殖、加工等專業戶、重點戶,他們率先致富,成為農村勞動致富的帶頭人,也成為搞活農村經濟的突破口。
1984年,晉中地委提出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農村中集體、個體及私營企業迅速發展。
這是一段不平凡的經濟發展之路,我們創造的內陸地區鄉鎮企業發展模式享譽全國。特別是以介休焦炭“三大戶”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帶動了一大批鄉鎮企業的發展,也為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和殺出了一條血路。
(六)
世紀之交的1999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晉中撤地設市。2000年5月,中共晉中市委組成。從此,晉中以地級市的新的行政建制,昂首跨入21世紀。
撤地設市是晉中加快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晉中發展史上具有開拓意義的新的里程碑。
此后經年,晉中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建設快馬加鞭、一日千里——
“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經濟帶和城市群”建設如火如荼;
“產業轉型、開放提速、環境創優、民生改善”四大工程有效實施;
抓住晉中被列為全省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和太原晉中同城化的發展機遇,全省“四化”率先發展區建設加碼提速;
錨定全面挺進全省第一方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一場新的“晉中戰役”打響;
決戰轉型綜改主戰場、爭創鄉村振興示范市、建設能源革命先行區、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新晉中指日可待;
用好“三塊金字招牌”,實施“四個百里工程”,加快“五區建設”,走好一條“金光大道”。蹚新路上,我們蹄疾步穩、意氣風發……
展開本世紀頭20年這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時代畫卷,每個節點都讓人印象深刻,每處著墨都令人心潮澎湃,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始終閃耀在砥礪奮進的征程上。
(七)
總有一些年份,注定會在時間的坐標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
2020年,注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及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嚴峻形勢、面對時隔三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山西同樣寄予晉中人民“蹚新路”的重大使命、面對省委繪就的“轉型出雛型”美好藍圖在晉中大地落地生根的繁重任務,市委統攬全局把方向、砥礪前行抓落實,以“三塊金字招牌”打開轉型發展新局面,以“四個百里工程”開拓區域發展新境界,以“五區建設”構筑改革發展新高地,以四個“二十五條”提升治理新水平,在走好一條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金光大道”上取得了新成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譜寫了晉中人新的時代答卷。
(八)
展望未來,“十四五”時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共產黨將領導全國人民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時間的列車駛入2021,新的征程已經啟航,市委將團結帶領全體人民按照“十四五”戰略目標要求,聚焦轉型綜改示范區、晉中國家農高區、能源革命先行區三大主戰場,緊盯激活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產業、推動項目落地三大主攻點,緊抓創新驅動、深化改革、對外開放三大主引擎,緊扣實施“四個百里”重大工程主抓手,統籌把握六大關系,走好一條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金光大道”,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九)
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詞典里,初心和使命是最能撥動人心弦的詞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全黨,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走得多么輝煌,都不能忘記我們為什么出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不忘歷史,才能更好地守望和平;只有不忘歷史,才能知重扛重、砥礪前行。有百年積淀為基,遠眺前行的路,我們信心更加堅定,步履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