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晉中日報 2021-01-21 07:14:071月13日,榆次區開展了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市環境衛生管理處下屬單位環騰特種垃圾處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騰公司)迅速成立了22人的疫情防控醫廢應急工作組,除16條常規醫療廢物收運路線外,專設7條疫情醫療廢物收運路線,每天收運處置的醫療廢物近10噸。
40歲的趙志立,是環騰公司副經理,分管醫療廢物收運工作,從事環衛運輸工作已近13年。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他主動請纓,不懼危險,第一時間走上了醫療廢物收運崗位,和同事們穿梭于榆次區266個核酸檢測點、各醫療機構及人員隔離點之間,還承擔起動態對接集中隔離點及卡點的任務。
1月14日下午3時,趙志立忙里偷閑,快步走進公司食堂吃飯。匆匆吃完飯,趙志立又和同事們走上工作崗位,按崗前安全規范培訓要求,穿戴好防護服、護目鏡、口罩、雙層手套、頭套,全副武裝。應對接下來七八個小時連軸轉的工作。“我們按照疫情醫廢收運最高防護要求,采用‘5+2、白+黑’作業模式,確保醫廢收處無死角、零疏漏、全防控,日產日清、應收盡收。定時、定人、定線、定點收運疫情醫廢,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感染風險。”趙志立說道。
記者跟隨趙志立來到烏金山鎮衛生院檢測點,沿途與40余家檢測點進行了對接。消毒、交接、密封、簽單、裝運,直到凌晨,他們才帶著疲憊返回廠區。但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負責無害化處置的王鐘海立即拉起隔離警戒線,對車輛及人員實施消殺,將收集的一箱箱醫療廢物送至醫療廢物處置生產線,經過高溫蒸汽滅菌、破碎毀形等流程,最終實現了無害化處置,達到了資源化利用。
傍晚出發、夜晚作業、凌晨歸家,這是疫情防控期間醫廢收運人員的工作常態。安全交底、交接裝車、冷鏈運輸、卸料入庫、無害化處置……環騰人用日夜兼程的堅守、默默無聞的付出,為廣大人民群眾守住了最后一道安全屏障。(記者 孟 非)